榆林: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科学治沙”
“小时候,县城被沙丘包围。每逢开春,出现沙尘暴是常事,天空经常是黑色的。”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林业局副局长王一为是定边人,从事治沙造林工作已有14年。他回忆,曾经,这里的庄稼几乎无法存活,就连牲畜和人也可能因沙尘暴面临生命危险。
“小时候,县城被沙丘包围。每逢开春,出现沙尘暴是常事,天空经常是黑色的。”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林业局副局长王一为是定边人,从事治沙造林工作已有14年。他回忆,曾经,这里的庄稼几乎无法存活,就连牲畜和人也可能因沙尘暴面临生命危险。
9月16日至17日,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,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创新实践,可降解容器种植技术、密植改良沙化草原技术、智能植树机器人、新能源机械设备、智能沙障铺设机等新技术新产品令各国嘉宾赞叹。
沙海涌绿潮,四海宾朋至。9月16日,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,全球荒漠化防治领域正式进入“库布其时间”。
站在50米高的瞭望塔上,眼前呈现出一片“蓝海”。这是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登嘎查的“沙戈荒”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。这里已成功治理沙化土地6万亩,实现了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固沙”。
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秘书处联合主办,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承办。
站在50米高的瞭望塔上,眼前呈现出一片“蓝海”。这是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登嘎查的“沙戈荒”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。这里已成功治理沙化土地6万亩,实现了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固沙”。